双流枇杷,四川省双流县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双流枇杷果实不仅味道好,其营养丰富,主要成分有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纤维素、果胶、胡萝卜素、鞣质、苹果酸、柠檬酸、钾、磷、铁、钙以及维生素A、B、C等。其中,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,在水果中高居第3位。
双流县种植枇杷历史悠久,远近闻名,种植面积达15.9万亩,是中 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。2007年,该县枇杷产业实现总产量10万吨,同比增长25%,实现销售收入6 亿元,纯收入4.4 亿元,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1.6082 万户,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7 元。
2007年12月24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双流枇杷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双流枇杷品种:大五星、早钟六号
双流枇杷个大、色艳、味浓、易剥皮、果肉厚、耐运输。可溶性固形物≥10%,总酸≤0.62%,固酸比≥16:1。质量等级达2级以上。
四川省双流地处成都近郊,双流土地资源丰富,地形地貌多样,气候温和;年平均气温16.2℃,降雨921毫米,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。2011年大力推行以有机农业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,重点建设有机枇杷等生产基地。
种植区域属于东山丘陵紫色土区,矿物质营养较为丰富,土壤有机物含量高,自然环境优越,是枇杷生长的适宜区。
汉代(202年~220年),双流即有枇杷种植的历史,双流太平镇是远近闻名的“枇杷之乡”,作为双流枇杷节的发源地,被誉为“天府枇杷第一镇”。
2007年,种植面积达15.9万亩,是中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。枇杷产业实现总产量10万吨,同比增长25%,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,纯收入4.4亿元。
2011年,该县建成枇杷规模化生产13000亩,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。全面推行有机枇杷生产种植技术。
2004年“欣康”、“三峨”、“绿喜和”等品牌分别被认证为“绿色食品”和“无公害农产品”。
由四川省农科院和双流县共同完成的《枇杷生态适应性与栽培技术研究》项目200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。
双流县主持完成的《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》项目2005年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四届“金桥工程”(2002-2004年)优秀项目一等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奖。
2007年12月24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双流枇杷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2010年,中国枇杷首席专家蔡礼鸿在双流太平考察时,曾赞双流太平枇杷“味道一流”。
2011年,获国家授予的“中国枇杷之乡”称号。
【季节+类型分类】 春季水果特产,
【产地+季节分类】 亚洲春季特产, 中国春季特产, 四川春季特产, 成都春季特产,
【产地+类型分类】 亚洲水果特产, 中国水果特产, 四川水果特产, 成都水果特产,
【产地+季节+类型分类】 亚洲春季水果特产, 中国春季水果特产, 四川春季水果特产, 成都春季水果特产,
【产地+月份分类】 亚洲4月份特产, 亚洲5月份特产, 中国4月份特产, 中国5月份特产, 四川4月份特产, 四川5月份特产, 成都4月份特产, 成都5月份特产,
【产地+月份+类型分类】 亚洲4月份水果特产, 亚洲5月份水果特产, 中国4月份水果特产, 中国5月份水果特产, 四川4月份水果特产, 四川5月份水果特产, 成都4月份水果特产, 成都5月份水果特产,
本站部分文字或图片信息源于互联网,无法确定原作者。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/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如发生侵犯第三方著作权行为,请原作者告知,我们将及时移除侵权作品、停止继续传播。十分感谢!联系方式:sendtous#qq.com
Copyright © 2025 当季特产网 www.dangjitechan.com
蜀ICP备13017684号 联系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0号 联系电话:028-64749218 E-mail: sendtous#qq.com